搜索

大足石刻中五山造像特点有哪些?"五山"摩崖造像介绍

发表于 2024-06-29 16:08:39 来源:去住两难网

  想知道大足石刻中五山造像特点有哪些吗?五山“五山”摩崖造像建成后,除世俗装绚、大足培修外,石刻绍直到十九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年,中山造像当地民众才在造像区旁增刻观音、特点山神、有摩崖造天公地母等少数几个小龛。像介现基本上保持了唐、五山宋时期造像的大足规模和风貌。

  以北山、石刻绍宝顶山、中山造像南山、特点石篆山、有摩崖造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像介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五山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间中国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图片.png

  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75处,雕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大足石刻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即北山石刻(包括北塔)、宝顶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和石篆山石刻,亦称“五山石刻”,我称之为“一足五趾”;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即尖山子石刻、舒成岩石刻、妙高山石刻和千佛岩石刻;大足县文物保护单位66处,有西山石刻、圣水寺石刻、三教寺石刻、青山院石刻、老君庙石刻、半边庙石刻、七拱桥石刻、普和寺石刻、陈家岩石刻等。“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大足石刻中五山造像特点有哪些?"五山"摩崖造像介绍,去住两难网   sitema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