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初春闻麦香,斗门50亩冬小麦迎来收割季

初春闻麦香,斗门50亩冬小麦迎来收割季

2024-06-26 06:41:43 [知识] 来源:去住两难网

收割机来回穿梭,初春金黄麦粒归仓……2月23日,闻麦当别的香斗村子刚刚开始准备早稻种植事宜,斗门区莲洲镇獭山村却迎来了龙年的门亩麦迎第一场收割季。当天,收割獭山村去年利用冬闲田种植的初春50亩冬小麦迎来收获,预计总产量约2万斤。闻麦

斗门莲洲镇獭山村50亩冬小麦迎丰收。香斗

走进獭山村,门亩麦迎一片金黄的收割麦田映入眼帘。微风吹拂下,初春麦浪翻滚,闻麦一派喜人的香斗丰收景象。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门亩麦迎一颗颗饱满的收割麦粒随之归仓。

一颗颗饱满的麦粒随之归仓。

田间地头既有稻花香,又能闻到麦花香,这让村民开心不已。“在珠海,种冬小麦可是件稀罕事。这个春节,有不少人来这里拍照、打卡,风吹麦浪的田园美景,让大家觉得很新颖,也很喜欢。”村民崔健亮开心说道。

风吹麦浪的田园美景

獭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崔群业表示,“稻稻麦”的种植模式,即在两造水稻成熟收割后,再加种冬小麦,很好地填补了冬闲田“档期”,用活了冬闲田资源,多了一季收成,也不耽误早稻的种植。“等于是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实现村民增收致富,这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獭山村的粮食种植以水稻种植为主。2022年,经过珠海市科协和珠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牵线搭桥,华南农业大学和莲洲镇开展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而冬小麦的品种,正是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室选育了10多年的优质品种“华糯一号”。该品种属于糯小麦,糯性强、生长期短 ,支链淀粉含量占淀粉总量98%以上,预计生长期只需100天到120天,平均亩产可达到500斤左右。

斗门莲洲镇獭山村50亩冬小麦迎丰收。

在小规模试种取得成效后,去年11月8日 ,獭山村正式种植50亩冬小麦。“由于这是首次在斗门大规模种植‘华糯一号’,在播种密度、水分管理等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导致亩产量不如预期。但是莲洲的土壤、水肥、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种植‘华糯一号’,今年将继续扩大冬小麦的种植面积,计划种植100亩左右。”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陈燕红表示。

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珠海分院院长黄雪梅介绍说,獭山村种植冬小麦,旨在让科研成果落地,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