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

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

2024-07-01 02:48:38 [综合] 来源:去住两难网

  南方网讯(记者/李婷)1月10日,卫健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部门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健全完善功能明确、儿童布局合理、诊高规模适当、峰期富有效率的应对预案国家、区域、卫健委省、部门市、健全县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童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诊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峰期床位数达到2.50张,应对预案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卫健委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意见》提到,建设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完善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省市县级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的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依托医联体优化儿童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建设网格化布局的紧密型医联体(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儿科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优化儿科优质资源配置和可及性。强化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儿童疾病预防、筛查与诊断治疗有效衔接。

  《意见》要求,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好1所高水平省级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支持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根据需要建设1所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原则上设置儿科院区,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病房。统筹考虑县域儿童人口数量,加强县级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建设。支持省级和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儿科病房,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儿科门诊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儿科。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应普遍开设儿科门诊,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开设儿科病房。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诊疗方面的作用,持续推动中医儿科建设。

  《意见》强调,提升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支持儿科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出生缺陷、儿童罕见病和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问题。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特色优势,积极优化中医诊疗方案,适宜运用中医药技术。推进儿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各地针对儿童需求设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满足辖区儿童健康服务需要。改善就医感受,提升儿童患者体验,优化儿科医疗服务流程和设施布局。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推进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精神心理科、心理卫生科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建立覆盖从出生至成年的完整发育周期的行为发育监测和健康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