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省超2成!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天河迎来“大丰收”

  近日,大丰收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占全这是省超术奖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后,时隔两年多国务院再次颁发国家科技奖。成国

  据悉,家科揭晓天河共斩获11项科技成果奖,学技约占全省21%,天河其中牵头完成项目3项,大丰收约占全省21%。占全天河11项获奖的省超术奖项目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牵头完成1项),成国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牵头完成1项),家科揭晓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牵头完成1项)。学技

一起来看天河成绩单

参与完成8项名单如下

(其中标蓝的为天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情况)

  科创活力全链条、多领域迸发

  从天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获得的奖项分布上来看,天河区科创单位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上均有斩获,其中科技进步奖占比最多,高达64%;从获奖领域来看,涉及生物医药及健康、先进制造、高精尖科技、绿色科技等多领域,这也反映出天河科技创新全面开花、多点突破的特点。

  从本次获奖情况可以看出,天河大力支持广州绿色科技发展,贡献自身力量。自然科学奖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牵头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科技进步奖中,华南农业大学参与完成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绿色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及工程应用”等项目聚焦生物科技和环境污染防治。

  企业方面,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开通的港珠澳大桥,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该项目由天河企业参与完成,这也意味着天河在该领域又有新突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天河区创新动力持续增强,在研发力度、科研成果数量、创新平台量质等方面均有提升。此次获奖成果也正是体现了天河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效。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成果显著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是反映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创新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从牵头或参与单位的分布,也可以看出区域科技创新的布局。

  从本次获奖情况来看,高校依旧是天河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3项牵头完成的项目中,就有1项来自华南理工大学,这也是2023年度广东省唯一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单位;在7项参与完成的项目中,华南农业大学斩获4项,成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理工大学获奖成果为“高效发光玻璃复合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该成果也入选了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展,产品已批量用于多种激光装备和高精尖科学大装置。

  以上两所高校均位于天河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该区域聚集了4所“双一流”院校,占全省50%。本次获奖情况反映了天河充分发挥区内高校创新资源汇集的优势,推动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

  从“0”到“4”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

  此次技术发明奖中,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航空发动机快变信号匹配诊断技术及系列化机载系统”获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中,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一等奖,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参与完成的“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及其应用”、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富含多糖的营养健康食品创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二等奖。

  本次获奖涌现出天河的4家企业,相较于上一次评奖(2020年度)天河获奖单位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的情况,天河科技创新中企业主力军的作用日益强化。

  据统计,近3年天河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10个点,增速达47.75%,企业普遍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王子瑜

知识
上一篇:孔萨:我的家人也被球迷扔的杂物击中,他们从四面八方飞来
下一篇:加拿大欲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采取措施?商务部:高度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