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从0到1,广州科技创新如何“质变”? 正文

从0到1,广州科技创新如何“质变”?

来源:去住两难网 编辑:焦点 时间:2024-07-25 08:04:47

  编者按:党的质变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从0到1广东迅速落实部署,广州把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作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科技重大抓手,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在新的创新高度立起来强起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质变排头兵,广州正以“二次创业、从0到1勇立潮头”的广州精气神,以科技创新强市建设引领发展模式升级。科技

  即日起,创新南方网将推出系列报道,质变展现广州围绕“从0到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从0到1“从1到10”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广州以及“从10到100”促进产业化的科技系列做法,打造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的创新生动实践。今天(7月22日)推出系列报道第一篇《从0到1,广州科技创新如何“质变”?》。

  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为基础研究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自然科学和体育是不一样的,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不像体育有冠军亚军,没有人第二个发现相对论。”基础研究作为探索未知事物本质的研究,就是寻求“从0到1”的突破过程。

  在共建六个“新广州”的目标中,“聚焦全力强化科技引领、人才赋智,共建创新动能澎湃的新广州”排在首位,凸显了作为“改革先锋”的广州,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激活创新这一引擎,促进更多源头性创新成果涌现的信心和决心。

  “从0到1”,就是向源头要活水,推动科技创新不断质变。

  “国之重器”推动科技创新挺进“无人区”

  广州实验室研发的全球首个瘤内注射药物获批上市;生物岛实验室自主研制全国首台场发射透射电镜;中山大学在全球率先发现液氮温区超导体,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这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涌现,背后是广州不断壮大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广州构建起以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两大国家级最高科研力量为引领,以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骨干,以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实验室、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体系内各类重大创新平台已达27个。

广州实验室航拍。摄影:梁钜聪

  同时,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此外,广州积极对接高端战略资源,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各类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支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目前,广州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共14家,占全省70%。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等重大平台的城市。

  “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总部落户广州;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建成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飞行起降动力学大科学装置(全球第二个)并投入使用,支撑我国航空航天、轮式装备等高端制造业发展……从空天到深海,从微观到宏观,从虚拟到未来,广州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广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布局“国之重器”,铸就越来越多“从0到1”的突破,广州在深海潜航器、高性能集成电驱、钠离子电芯、漂浮式温差能发电等关键核心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基础设施正不断支撑科技创新挺进“无人区”。

  “人财”两旺助推基础研究屡结硕果

  2011年7月,“广州国际生物岛”开岛建设,11年间,这个1.83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逐步成为全球瞩目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如今的生物岛,会聚了钟南山、徐涛、王迎军等院士项目30多个,高层次人才项目50多个。

  生物岛对人才的吸引力正是广州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科研人员、创新主体获得感,激发科创力量创造潜能的生动写照。

  目前,广州形成了以《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为引领的新时期“1+5+N”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管理,探索“揭榜挂帅”“顶尖科学家负责制”“包干制”,切实保障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今年7月,广州在全国率先试点推出服务科技领域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入境保障和顺畅通关措施。广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明表示,广州希望靠前服务,将尊重科学家、尊重人才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人才通关便利措施的推行,表达了广州对高端创新人才尊重和欢迎的态度,以及打造全球创新人才高地的决心。

  广州通过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扎实推进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汇聚海外人才在穗发展。2023年,广州首次位列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全国第三,彰显了广州开放的城市基因。

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5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展览厅。摄影:刘力勤

  梧桐高而凤必栖之,人才井喷同样离不开高水平的高等院校。近年来,广州高等院校创新动能不断增强,13所高校的13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居全国第四。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届中国专利奖获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37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率达44%。

  丰富的人才夯实了原始创新的智力支撑,如何利用智力支撑加速催生创新成果?秘诀就是持续加大科研投入。2023年,广州R&D经费投入988.36亿元,成为全国唯一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八年稳定增长的一线城市。

  不仅如此,广州为解决科技企业发展初期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探索出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企业支持体系,构建“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

  “人财”两旺让广州科技创新源泉保持持续涌动。

  以新提质持续激活成果“源头”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广州南沙出坞;广州海洋实验室率先报道深海动物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亿航智能获颁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证;“南沙造”“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广州黄埔知识城九龙湖广场进行飞行演示。 摄影:张令 王俊涛

  一个个“全球首个”,折射出广州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通过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仅2024年一季度,广州就围绕人工智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氢能四条产业链开展20项攻关项目,支持经费达2900万元。

  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今年广东“新春第一会”上,“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努力成为主要的创新策源地”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当前,广州正处于转型发展重塑优势的关键时期,提升科技创新框架核心能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再造新广州”的重要“变量”。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是基础。广州加快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同时,分层分类推进“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完善广州实验室管理服务机制,争取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穗布局。加快建设2个大科学装置,启动实施“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实现更多原始创新突破。

  锻造核心技术硬实力是关键。广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部落地更多直属创新平台,系统建好印刷及柔性显示、新型储能、纳米智造、先进高分子材料等产业创新平台,加大源头性技术创新和储备。

  提升应用创新驱动力是抓手。广州建强用好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成体系突破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同时,强化新型研发机构技术供给、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育、金融赋能“五大核心功能”建设,打造“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创新枢纽。

  三力齐下,广州持续激活成果“源头”,科技自立自强之势蓬勃向上。

  策划 何静文 门丽丽

  统筹 覃玲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琛平

0.7086s , 14331.453125 kb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从0到1,广州科技创新如何“质变”?,去住两难网  

sitema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