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上遇险到转送医院,珠海这次救援训练仅用时40多分钟

探索 2024-06-29 03:35:43 44896

1月24日上午,从海次救由珠海市卫生健康局主办,上遇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转送珠海钟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医院援训用中大五院承办的练仅2024年海上联合救援训练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高栏港锚地)举行。

上午9:30,多分训练正式开始。从海次救现场模拟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在指定海域进行日常科考作业时止荡绳突发断裂,上遇多名学生受伤,转送珠海钟船医立即展开现场处置;其中一名人员伤情严重,医院援训用警报迅速启动;直升机快速投放医务人员登船、练仅悬停接收伤者;转运途中实施紧急医疗救治;患者抵达中大五院后,多分快速进入院内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救治。从海次救

本次训练包括启动三方协同反应、上遇投放医务人员、转送珠海钟接收伤者、转运救治等多个环节。整场训练紧张有序、扣人心弦,海陆空协同联动,救援队员各展其能,从警情发生到伤员得到救治,整个过程仅用了40多分钟,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形成联合救援机制,飞机能快速有效地将病人送到医院,节省了海上转运时间,真正打通了海上救助最后一公里。”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常务副队长陈德淇表示。

“相对于陆地救援,海上救援最大的难点就是恶劣天气、海上风浪等环境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队员们还需要克服绳索降落过程中遇到海面大风浪时的恐惧心理。”参与本次训练的珠海空中应急医疗救援队队长、中大五院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卜巨源医生介绍,无论在操作技能还是心理建设方面,救援队员都需要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及实战训练,提升救援技能和心理素质。

珠海位于珠三角西岸,濒临南海,具有发展海洋科学的先天优势。随着海上科考活动的日益增多,亟需及时有效的海上空中应急医疗救援保障。本次救援训练,旨在进一步强化珠海市海上空中救援和医疗应急水平与能力;积极探索并建立中大五院、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与“中山大学”号科考实习船的快速救援通道。

“2023年期间,从海上接到警情并进入中大五院实行救助的案例已经达到15起左右。”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瑞珊介绍,目前我市已有三家医院建立了医院内部的停机坪,包括市人民医院、中大五院和遵医五院,其救援范围已覆盖珠海周边所有海域,在紧急医疗救援方面能够达到快速反应。

本文地址:http://flash.www.sip58.com/news/36b19919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

姚晨婚后首次亮相 小腹微凸疑似怀孕

威廉王子首度开腔拿妻子孕吐开玩笑

张馨予:李晨从不担心我拍戏的尺度

斯莫林将要加盟罗马,只剩些细节未谈妥

英版华生犀利痛批美版刘玉玲丑如狗

郭晶晶首谈“婚变”:我的婚姻很幸福

韦唯三子秀航母style 与章子怡相谈甚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