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梅州累计转移群众超7.5万人,安置点村民守望相助

梅州累计转移群众超7.5万人,安置点村民守望相助

2024-06-24 20:26:34 [探索] 来源:去住两难网

6月21日,大水退去,累计梅江临河村庄加紧抽水排涝。转移置点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董天健 摄

6月21日,群众大水退去,超万村民梅江临河村庄加紧抽水排涝。人安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董天健 摄

  “一会就有饭吃了。守望”6月21日临近中午,相助记者来到了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转移群众安置点,梅州屋顶正升起袅袅炊烟。累计安置点一角,转移置点转移安置在此的群众黄达权和几名村民正在忙碌着准备午饭。“年轻人出去帮忙通路、超万村民清淤了,人安我们年纪大点的守望就留下来买菜、做饭。”黄达权说。

  灾情发生后,梅州已累计安全转移75095人,采取集中安置、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等方式进行安置,加强统筹和安全管理、心理疏导,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生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每个人都在为恢复正常生活努力”

  虽已69岁,热心的黄达权自告奋勇当起了掌厨人。转移安置到了广育村安置点后,他和几名村民担起做饭的重任。“我们是自发组成的后勤保障小组。”黄达权说,小组内的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端菜,大家各司其职。

  21日早上才5点多,他就出门到临近的福建岩前买菜,这一来回需要1小时。要保障近20人的三餐,黄达权每天需要骑着摩托车往返4趟。“供电还没恢复,冰箱不能用,不敢买太多。”他说。

  村民们守望相助,让简单的安置点变得温暖。在村委会议室,大家用两张长条桌子拼成一张床,铺着新分发的被子、枕头,虽简单,但齐全。“能吃上热饭热菜,睡好安心觉,就够了。”一名自发帮忙做饭的阿姨说。

  “有劳动力的现在都出去抢险了,剩下的都是年纪大的,就帮忙买菜做饭。每个人都在为恢复正常生活努力。”广育村党总支部书记黄忠铎说。

  “物资配备齐全,生活方便”

  从6月16日上午起,平远县共转移安置群众超1.2万人。

  21日中午时分,记者抵达位于平远县仁居镇邹坊村村委会的邹坊村受灾群众安置点,大多数村民正在午休。矿泉水、方便面、八宝粥……生活物资码得满满当当。

  一间房里,韦华正在指导大女儿做作业。“大女儿一年级,这几天都是线上上课,需要把完成的作业拍照传给老师,旁边这个是她的小伙伴,正在等她完成作业出去玩。”此时,韦华的小女儿正在睡觉。“到安置点6天了,虽然不比家里,但生活物资保障齐全,已经足够了。”

  安置点里的生活目前一切有序。邹坊村村支书凌志涛介绍,16日他们转移了广围、天宝两个村小组全部村民,以及其它村小组部分村民共104人安置在村委会。“每天有人离开,也有人进入,20日晚还有81人在此处安置。”凌志涛说,从第一天仅有部分干粮,群众只能睡沙发、地板,到第二、三天清空了30多间房间,折叠床等物资陆陆续续到达,目前安置工作逐步开展。“我们还专门雇了2名村民做饭、搞卫生、每日消杀。”

  就在采访时,记者遇上了拉着西瓜、香蕉等解暑水果到安置点的乡贤谢统庚。这已是谢统庚第三次从县城往安置点运送物资。“心里惦记着老乡和一线救灾人员,这种时候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

  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卓煌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运送物资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连日来,社会各界送来的物资已能满足安置点群众的生活需求。“有义工协会送来的,也有爱心企业、热心乡贤等。”

  “牙刷、牙膏、被褥等生活用品都配备齐全。”韦华说,18号安置点通上电后,夏天炎热睡不着的问题也解决了。

  记者 张柳青 黄培强 梁时禹 唐林珍 陈萍 陈泽铭

  通讯员 廖静宜 汪敬淼 丘林强 徐志宝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