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饶平县新塘镇:“一株茶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饶平县新塘镇:“一株茶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07-01 07:08:35 [探索] 来源:去住两难网

图为新塘镇茶苗培育基地。一株茶苗 本报记者 梁佳涛 摄


  本报记者 梁佳涛

  作为我市单丛茶的饶平核心产区,潮安区凤凰镇得天独厚的县新兴新自然环境,孕育了驰名中外的塘镇凤凰单丛茶。而鲜为人知的绘乡画卷是,与凤凰镇山水相连的村振饶平县新塘镇,藏着粤东最大的一株茶苗茶苗基地。这里培育的饶平茶苗不仅输出到省内外各茶区,甚至远销海外。县新兴新今年前三季度,塘镇新塘镇茶苗产量超1600万株,绘乡画卷同比增长8%,村振产值1.2亿元。一株茶苗茶苗产业已成为新塘镇富民新村的饶平优势产业。

  时至深秋,县新兴新位于新塘镇上南村的茶苗基地依然满目翠绿。“深秋时节是茶苗扦插的最佳季节,现在扦插,来年的秋天就能销售了。” 村党支部书记黄志义告诉记者。所谓“扦插”,就是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茶苗的扦插选取的是大片、深绿茶叶或者比较粗壮的枝条,育苗期大概是1至2年。” 黄志义说。

  在新塘镇上南、南淳、新寨、溪美4村,到处可见“茶苗出售”“茶苗供应”等招牌。这4个村,正是新塘镇最主要的茶苗培育基地,种植面积共有4000多亩。而上南村是新塘镇最早培育茶苗的村落。“这里的土壤是酸性土,有粘性,加上气候适宜,特别适合培育单丛茶苗。”黄志义说。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新塘镇成了单丛茶苗培育生长的沃土。从1996年开始,该镇累计培育单丛品种多达120种。其中较常培育品种有40多种,热销品种有鸭屎香、芝兰香、大乌叶、白叶、杏仁香、黄枝香、姜花香、宋种等10多种,热销品种培育面积1000多亩。

  “茶苗培育已成为新塘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和群众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新塘镇党委书记林吉东说,目前新塘镇现有茶苗合作社9个,初具规模的茶苗企业7家。基地的茶苗主要销往凤凰、浮滨等种植茶叶乡镇,还有省内的大埔、丰顺、梅州、揭阳、揭西、潮阳、清远、韶关等市县以及湖南、云南、福建、贵州、西藏、浙江和江西等省份,还曾远销越南等国家。

  当前,种业安全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和装备支撑。高质量的茶苗培育和供给既是推动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更是种业振兴的题中之义。对于新塘镇来说,推动茶苗培育产业走上高质量之路势在必行。

  对此,新塘镇充分整合自身力量,并借助外部资源,通过强化与中山市坦洲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沟通协作,以打造单丛茶种苗繁育示范基地为抓手,谋划提升新塘茶苗培育与种植的技术水平。

  根据茶苗基地规划布局要求,新塘镇利用驻镇帮镇扶村专项资金支持,推动拓宽茶园机耕道路,整修排灌水渠、完善灌溉管道等基建工程,完善种苗繁育水肥一体化等农田基础设施,解决育苗户“急难愁盼”问题,提升茶苗基地硬件水平。

  新塘镇还致力为茶苗培育产业注入科技力量。该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资源与育种研究团队合作,从2018年开始,团队向新塘镇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地开展单丛茶种苗繁育调研工作。

  着眼未来,新塘镇正依托中山市与贵州省六盘水市东西部协作机制,通过中山市乡村振兴局、驻镇工作队牵线搭桥,积极推动茶苗走进六盘水市,实现“走出去” 的双赢。林吉东表示,接下来新塘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建立有效组织载体、发挥品牌效应、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科技兴茶、实现“三产”融合等方面同步发力,推动茶苗培育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全力绘就“一株茶苗”带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