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逛又好吃!斗门非遗民俗文化美食嘉年华火热进行中

1日天公作美,好逛化美火热晴而无烈日。又好遗民2023珠海·斗门非遗民俗文化美食嘉年华(以下简称斗门美食嘉年华)现场食客如织,吃斗吃喝玩乐热闹不已。门非除了外地美食品类、俗文食嘉市集干货,年华成为舌尖上美味的进行斗门非遗美食仍然是主角,背后的好逛化美火热传承创新故事成就这番“火”色生香、烟火至味。又好遗民

美食嘉年华现场。吃斗

赵氏腊肉摊位前,门非前来品尝腊味的俗文食嘉人络绎不绝,老板赵景锋忙得脚不沾地。年华7年前,进行放着好好的好逛化美火热手机配件生意不做,赵景锋从深圳跑回斗门传承赵氏腊肉。赵氏腊肉的秘密有三点:品质、天气和工艺,三点都掌握好了,制作出的腊肉才会晶莹剔透、肥腻适中;腊肠才会香味醇厚、鲜味可口。“摊位每天的营业额,最多的时候接近两万元。”赵景锋表示。

在斗门美食嘉年华上,新入选斗门区级非遗项目的斗门灶粥,吸引了食客眼球。小瓦煲做就的斗门灶粥是20世纪50、60年代,在斗门农村广泛流传的家庭美食,是许多斗门人小时候的回忆。

斗门灶粥。

摊位负责人周炎勤解释说,自己从事和粥相关的工作,就是因为斗门灶粥。“我父亲喜欢喝粥,特别是斗门灶粥,经常做给我们一家人吃。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上了灶粥。”2000年,为了让斗门灶粥走得更远,周炎勤前往顺德拜师学艺,并将其与斗门灶粥的制作方法相结合。这样的创造性结合,让周炎勤烹制的粥品大受欢迎,吸引中山、江门的食客驱车前来品尝。今年的斗门美食嘉年华,周炎勤第一次带“斗门灶粥”亮相,不少本地人吃上一口,便忍不住感叹道:“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啊!”

在雅香园摊位上,粽叶、草绳、糯米、绿豆、咸猪肉、红榄、咸蛋黄等各种食材齐备,斗门咸肉粽的第五代传承人梁均浓正在展示如何制作咸肉粽。“从第一代传承人算起,我家的咸肉粽制作已有200多年历史。”梁均浓骄傲地说。

19世纪初,咸肉粽开始在斗门乾务镇一带风靡。其中,以乾务镇乾北村的咸肉粽最具代表性。斗门咸肉粽的包裹技艺并无特殊之处,其精华在于材料的选择和工序。其中,红榄叶是斗门咸肉粽独特风味的来源,用它来腌制五花肉,不仅煮出来的五花肉肥而不腻,还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在现场品尝过后,食客们忍不住再买上一两个,带回去给家人品尝。

在斗门,无人不知大赤坎叉烧烧排骨。因为它不仅是市级非遗美食,更是四代人匠心成就的美味。斗门美食嘉年华期间,每日10点半左右,新鲜出炉的叉烧烧排骨从斗门镇大赤坎直接送到现场,酥嫩、糯滑、荔枝木香……感觉不同一般。每到下午,摊位上已经一扫而空。“每天近300斤,根本就不够卖。”摊位负责人说。

横山鸭扎包是省级非遗美食。许多食客都对横山鸭扎包爱不释口,现场品尝之余,还会买成品包装带走,一位食客一下子买了5盒。为满足更多人需求,横山鸭扎包特意推出了优惠套餐,最多可以优惠30元。“我特别喜欢鸭扎包,还有海鲈鱼丸,很有特色很好吃!”逛吃不停的陈女士开心说道。

休闲
上一篇:一图读懂|广东省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
下一篇:2024年潮州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