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变成了茶色?当心过敏性紫癜性肾病

时间:2024-06-26 20:39:01来源:去住两难网 作者:百科

余女士一年前出现四肢皮肤紫癜,尿液但由于工作繁忙,变成她并未在意,茶色后紫癜逐渐加重,当心癜性并出现关节痛和腹痛的过敏症状。前不久,性紫她来到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肾病与风湿免疫门诊就诊,肾病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病。尿液

女子患过敏性紫癜性肾病

患者入院查尿常规示尿蛋白为2+,变成潜血为3+。茶色“更为严重的当心癜性是,她的过敏尿液变成了茶色,这是性紫肾脏受损的明显标志。”该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冯敏坚接诊后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病,肾病患者开始接受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尿液

刚开始治疗时皮肤紫癜可消退,但激素一旦减量又再出现,更为糟糕的是,她的尿蛋白始终没有转阴。于是医生给她加上中药汤剂调治,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激素减停后皮肤紫癜未再复发,令人欣喜的是,尿蛋白也成功转阴了。

据了解,紫癜是指紫红色的皮下出血点,直径1-5mm,压之不褪色,四肢多见,也可出现在躯干。紫癜产生后,随着皮下出血的吸收,皮疹逐渐由紫红色转为暗红色、棕褐色,最终消退,也有少数遗留色素沉着。

冯敏坚介绍,紫癜仅是一种症状,它的原因有多种,一部分是由于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减少引起,但有一类紫癜,是由于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引起,又称为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实质上是一种含有IgA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到小血管壁引起的系统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肾炎,其中紫癜性肾病是过敏性紫癜的严重并发症。什么是紫癜性肾病?

据了解,紫癜性肾病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病的简称,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伴有皮疹、关节疼痛、消化道出血等。过敏性紫癜以儿童发病率远大于成人,但成人患者较儿童患者更容易出现肾脏受累及肾脏受损的预后更差。

冯敏坚提醒,过敏性紫癜性肾病是一种风湿免疫性疾病,轻型的紫癜性肾病能自行缓解,仅在接触或进食过敏性物质时出现,有一定自愈性,但重型过敏性紫癜或其发展为肾炎时必须系统治疗才能好转,严重的紫癜性肾炎甚至可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她介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常用药物,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有效减轻西药副作用及减少复发。所以,出现皮肤紫癜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