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农机闹“三秋”——甘肃省秋收秋耕秋种农机生产观察

农机闹“三秋”——甘肃省秋收秋耕秋种农机生产观察

2024-06-30 13:50:37 [时尚] 来源:去住两难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海晓宁

眼下陇原大地“丰”景如画,硕果累累的农机闹m农机田野里飘香四溢,台台农机具在原野上轰鸣作响,甘观察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肃省生产

日前,记者行进在河西走廊,三秋在玉米田中、农机闹m农机马铃薯地里到处可见农民使用各式各样的甘观察现代农业机械收获秋粮。

“这些粮食都是利用农机播种,也将借助农机收获。秋收秋耕秋种”凉州区双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双学说,三秋利用现代农业机械种植管护收获作物,农机闹m农机在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前期播种不直、甘观察行距不匀、肃省生产种子浪费、秋收秋耕秋种用工较多等问题,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为中耕上土、除草、植保和后期的收获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今年省农业农村厅下拨115万元助力凉州区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技术集成示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保障与示范项目。

农业机械正在玉米田里整装待发。

除了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瓜果蔬菜的种植和收获同样离不开农机的助力。在凉州区发放镇设施农业种植基地里,日光温室内立架式无土栽培的西瓜长势喜人。有着多年大棚种植经验的村民陈双喜正带领村民检查西瓜的生长情况。这是发放镇推行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生产模式,实现现代智能机械装备和农机技术融合,打造优质西瓜生产供应基地带来的喜人景象。

“基地内创新推广的‘3+1’茬西瓜高效种植模式,提升了农机装备在设施农业‘耕、种、管、收’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也提高了西瓜品质和上市率。”凉州区发放镇党委书记王东文说,种植基地将农机与农艺融合,利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使单方用水、施肥、用药综合效益显著。

“现在我们的西瓜实现了四季供应。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客户反响好!”陈双喜捧着刚摘下的西瓜喜滋滋地说。

温室大棚中无土栽培的西瓜长势喜人。

在畜牧养殖、产品加工方面,农机依旧大显身手。走进优然牧业武威牧场,一栋栋安装了通风、控温、清洁系统的标准化牛舍里,荷斯坦奶牛正悠然地在蓝天白云之下细细咀嚼着由牧草、玉米等秸秆饲料与精品饲料共同调配出的营养饲料。

牧场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奶牛养殖设施和设备,智慧系统能够敏锐捕捉并记录当前牛舍的温度、湿度等数据,通过自动喷淋、自动风扇控制、温度调节等系统,确保奶牛生长环境良好。同时,凭借大数据系统,能时时监控奶牛管理、库存管理、营养饲喂、牧场设备等各个环节,自动分析奶牛的饮食情况和健康情况,形成报告并及时传送至牧场管理人员处。牧场里的员工已经深切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

“我们采用的种养结合一体化养殖模块,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近3万亩土地参与青贮玉米种植,给农民每年增加1000余万元的收入。”优然牧业副经理侯复榘介绍,2019年,武威市优然牧业与中国乳业龙头企业“伊利”达成合作协议,合力打造“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

奶牛们正在自动挤奶转盘上排队挤奶。(文中图片、视频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海晓宁 拍摄)

“我省农业生产总体已进入以机械作业为主导的新阶段,预计今年全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6.7%。”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常宏说,到8月底,全省已补贴各类农业机械7.07万台套,受益农户及经营主体达到12万户。

智能农机在田野中辗转奔腾,完成自动播种、施肥、收割;没有土壤,温室里的农架上依旧长出青嫩的瓜秧,结出又甜又沙的“西瓜王子”;指尖在中控屏幕上轻轻一点,机器自动为奶牛按摩、放音乐、投喂饲料……一幅幅时尚、极具创造力的现代农业图景正在陇原大地绘就。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孔令定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